散人还是中医“小白”的时候,有一门必修课是俺们中医学子很喜欢
散人还是中医“小白”的时候,有一门必修课是俺们中医学子很喜欢学的,这就是针灸学。周身密密麻麻的穴位,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人体内循行,循环往复,肉眼看不见却客观存在着,而且按它就有反应,用针刺或者用艾灸这些穴位就可以防病保健、治病救人,想想就感神奇无比。
中医学子的宿舍更是成了实践针灸知识的第二课堂。手持针灸用针,刺自己的穴位或互相针刺对方的穴位,体验酸麻沉胀的感觉,是那段时间熄灯前的固定活动。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散人得知人体有“经”有“名”的穴位就有361个,再加上一些“阿是穴”(人体压痛点)等,数目就更多了。其中,一个叫“足三里”的穴位留给散人的印象尤其深刻,一次,针灸针刺进散人的这个穴位后,强烈的酸麻沉胀感顿时袭来;出针后,皮肤表面还留有一个小小的血点,很快被皮肤吸收。
用手定位足三里穴的位置
足三里,在髌骨(膝盖骨)外侧边缘下3寸处,需要你保持屈膝或平卧姿势,将自己除拇指外的其他四指并齐,量到够4横指的位置即是此穴。临床上常直刺此穴1寸到1寸半深,用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痢疾、便秘、下肢疼痛、虚劳羸瘦等症。《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一章就有“胃病者,……取之足三里”的论述。唐代中医典籍《外台密要》中还有“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的描述,都说明了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人体阳气的养生保健功效。
咋个灸法?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一到两次,每次灸15到20分钟。灸的时候,艾条应沿足三里穴位上下缓慢移动,以皮肤发红为度。如此坚持3个月,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此外,针刺或者艾灸足三里还可调理人体的虚劳内伤。
平时还可点按此穴进行防病保健,方法是:饭后一个钟头后,人体呈端坐姿势,用自己的手找到足三里穴位后,用拇指指腹点按此处,一按一松,连做36次。如此法对自己左右腿的足三里穴交替进行点按,每次按压的时候要保证足三里穴产生像针刺一样的酸麻沉胀感才有效果。
(作者:杏林散人,中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谢谢。)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jiankang/3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