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要闻 >

昆明市引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河段整治提质

  昆明市引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河段整治提质——

  滇池 又见水净岸绿(三大攻坚战 全国各地在行动)

  “全省治理生态赔偿费一个月才800万余元的信用额度,想不到2千米的王家堆渠一个月就需要缴200万余元!”一大笔生态补偿金,让治理5年的胡洪波很惊讶……

  那就是2017年8月,胡洪波做为云南昆明西山区水利局生态补偿金实际经办人员,都忙着推动荟翠河、新运粮河这种大河段整治,“买冷水都不一定花得了这么多钱,你觉得该怎么办?”

  滇池一度是在我国环境污染最比较严重的湖水之一。为从源头上改进滇池生态自然环境,2017年7月,昆明在滇池河段实行生态赔偿体制,根据量化考核逐步推进河道整治——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和高锰酸盐指数成分各指标值的超标准值乘于河道水流量,得到河道环境污染负载总产量;再乘于环境污染负载价格,便是要交纳的生态补偿金。王家堆渠是滇池入湖河道之一,干季水少,但超标准偏高;多雨季节环境污染浓度值虽低,水流量又剧增,生态补偿金没少缴。“全是花钱,两者之间处于被动交费,比不上积极整治。”将废水提标扩容解决为“净化水”补缺口河道,变成西山区党政干部的的共识。“大家给行政机关列举收支明细:生态赔偿交纳是多少、整治资金投入是多少,她们一目了然,存量资金确保幅度和进展也大大的提高。”胡洪波说。

  西山区水利局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不要看设备看水体。“通俗一点说,便是无论用哪样治理对策,大家最后按合格水体付钱。”胡洪波说,水体不合格不付钱,政府部门不必担心花了诬陷钱。2018年末,王家堆渠尾端和中区的2个分散型废水处理新项目招投标,按解决后水体做到Ⅳ类规范付钱。在其中一家中标底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静怡详细介绍:企业用新技术应用去磷、脱氮,本来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拉到上下游补缺口河道,不降低入河流量,又提升水质流动性。

  销售市场招标会的工程上马一年,王家堆渠水体大大提高。在执行治理新项目前,2018年一一年王家堆渠共交纳生态补偿金511万余元,项目实施后,政府购买合格水一年仅花了220余万元。

  2019年,西山区向昆明交纳的生态补偿金总共4532万余元,而2018年的数据是1.01亿人民币。数据监测显示信息:2019年滇池全湖水体维持Ⅳ类,并不断稳中有进稳步发展。

  胡洪波现如今将工作中重心点大量放到了生态修补上:拆防浪堤、建生态湿地公园、修复河道自净作用力……“我们要在环境整治、系统软件整治、治理整顿上狠下功夫,还普通百姓一个水净岸绿的滇池。”

  张 帆 杨文明 叶传增 【编写:房家梁】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yaowen/2020/0626/7079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