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要闻 >

熊鸣峰:战“疫”一线的“活人CT”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省市都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抗疫之路。有数据显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参与率超过八成,而且成效明显。

2月15日,江西省名中医、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副院长熊鸣峰赴江西省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开展中医援助。至今,他已经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奋战了近一个月。

细心看诊,首推“从肝论治”

今年48岁的熊鸣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8载,其看诊准确率非常高,被患者誉为“活人CT”。自2月15日进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实施中医支援工作以来,熊鸣峰中医团队诊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共128例,其中普通型44例、重型52例、危重型32例,在江西省的中医抗疫工作中,样本量、诊疗量、重型与危重型诊治量均为全省第一。

来到抗疫一线后,熊鸣峰每天上午深入隔离病房一对一诊脉搜集舌脉信息,下午与西医团队研究制定治疗方案。每天晚上,他依然反复研习每天接诊患者的实际案例、查找典籍,并结合西医治疗方法深入归纳总结、拓展研究治疗思路,时常忙碌到深夜。

熊鸣峰:战“疫”一线的“活人CT”

总结患者舌脉规律

据了解,熊鸣峰在本次抗疫工作中的一大特色,即为其精研多年的“十层脉”诊法。这种诊法相传为扁鹊所创,是一种以脉象层次来命名的诊脉方法,十层由表及里依次为肺、大肠、心、小肠、脾、肝、胆、肾、膀胱,通过细辨各脉点的脉象表现来分析病因,明确病位,指导治疗。

对所有新冠肺炎患者运用“十层脉”诊法看诊后,熊鸣峰判断,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所有患者都有共同的临床特点:除了肺经受损严重,肝经也明显虚弱,却并不传脾,一些患者有腹泻症状,多为胆汁淤积肝脏充血所致。

因此,他立即提出从肝论治的方案,对西医团队建议常规使用护肝药甘草酸二胺静脉给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抗疫团队及时采纳了他的建议,结合了护肝辅助疗法后,所有患者均获益良好。

熊鸣峰:战“疫”一线的“活人CT”

为每一位患者把脉

分类防治,制定7种方剂辨证使用

确立了养肝护肝的中医治疗出发点,再针对所有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症状表现,熊鸣峰带领中医团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分析。

熊鸣峰说:“通过运用中医的诊疗方法,我们还发现,新冠病毒在体内的传导途径为肺—淋巴结—肝—胆—肾上腺—甲状腺—乳腺—睾丸或卵巢,但是以淋巴转移为主,少量为血行转移,这也印证了运用西医检测手段,为什么有患者前期血样送检病毒核酸常常为几次阴性后又测为阳性。”

在抵达抗疫一线3天内,他就结合江西的地域、气候特点,从如何阻断肺肝传导途径入手,在养肝、疏肝、柔肝、平肝的原则上,制订出5种治疗新冠肺炎的方剂,同时补充制定了2种预防方剂、1种食疗方,经过与西医团队的研讨后,很快投入一线防治应用。

通过每天收集所有患者服中药后的症状,统计发现,绝大部分患者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腹泻、乏力症状在服中药2天后均有明显改善;根据西医检测手段,患者血常规检测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数据、C反应蛋白、肺部CT影像、病毒核酸等也都在中医药参与后有明显改善。

同时,熊鸣峰还在患者中推行浅吸深呼、鼻吸口呼的呼吸改善方法,用于辅助治疗。

就患者受损最严重的肺部来说,熊鸣峰通过反复精研所有病例的诊断资料发现,所有肺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同时浸润,且右肺浸润速度快于左肺,炎性吸收时左肺先于右肺,从中医诊脉的角度来看,也都是互相印证的脉象。在此基础上,他向西医团队提出只要有左肺炎症,不管感染性指标如何,都要使用抗生素,如单纯右肺炎症,应暂时停止使用抗生素。

在熊鸣峰接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中,有陈某及其奶奶两人,在中医参与治疗前已住院20多天,2月15日检查核酸为阳性,2月16日开始结合中药治疗,仅过了一周,这两名患者均实现了核酸转阴并顺利出院。

熊鸣峰:战“疫”一线的“活人CT”

反复精研所有病例

跟踪复诊,耐心调治出院患者

自熊鸣峰团队入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后,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及出院率达95%以上。

针对有媒体报道武汉已出院患者核酸检测又复阳的情况,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把工作做在前面,高度警惕、防止出院后患者核酸复阳导致病毒流入社会,经过中西医团队的紧急会议研讨,熊鸣峰团队立即研究部署中医跟踪复诊所有出院患者的相关工作。

在复诊了30多名已治愈出院患者后,熊鸣峰的看诊结论与西医团队完全一致。他及时总结了出院患者的后舌脉规律,精心创立了新冠肺炎恢复期2种方剂,由南昌市洪都中医院精心配置了3000剂中药颗粒,免费提供给已出院患者。许多患者拿到恢复期的调治中药后,都表示没想到中医的后续服务工作做得如此细致贴心,有些患者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

经过对每位患者的定时跟踪服务,已出院患者在服用恢复期调治中药后,均反馈良好。

熊鸣峰:战“疫”一线的“活人CT”

为出院患者复诊

新冠肺炎经现代医学研究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中医谓之为“疫”或“疫毒”,因感受“疫戾”之气而发。

在熊鸣峰看来,其病因乃 “疫戾”之气与寒湿之邪相兼为病,邪气袭表,表气郁闭,肺主表,故早期寒湿“疫戾”之气易于蕴肺,但因体质不同,寒湿之邪,随人而化,平素阳虚体弱之人多从之而化为寒湿;阳亢之人从热化。或随病情进展,寒湿疫毒入里,影响肝之疏泄、气血运行,郁而化热。其病位在肺、肝,故应从“肺肝”论治。

无论是首创护肝养肝辅助疗法、应用“十层脉”为各型患者脉诊,还是从中医的经脉角度发现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的传导走向,熊鸣峰和他的同行们,都灵活运用中医的传统精髓,实现了与西医检测结果的互相佐证。

熊鸣峰:战“疫”一线的“活人CT”

一附院抗疫人员为熊鸣峰副院长加油

医者在心,心正药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熊鸣峰和其他奋战在抗疫前线的中医医者们一样,他们一片丹心,不避死生;他们倾尽毕生所学,只为人命至重;他们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挺起责任的脊梁;他们的所有辛勤劳动,都将为中西医结合诊疗留下宝贵的经验,更将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增添活力!(文/齐菲斐)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yaowen/2020/0313/19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