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六一临近,无数大朋友、小朋友总会先把祝福送给一位长者:任溶溶

六一临近,无数大朋友、小朋友总会先把祝福送给一位长者:任溶溶。

六一临近,无数大朋友、小朋友总会先把祝福送给一位长者:任溶溶

今年5月19日,97周岁的任溶溶愉快地收到了一束束鲜花。虽说平素他对花草兴趣不大,但这些生日礼物在他心中的分量非同一般。

还有令老寿星开心的是,他有了重孙女!

与往年一样,任溶溶的新书带给读者节日的欣喜。这次,他不仅准备了一份份“观摩券”,并热情邀请:我请小朋友来看戏。

看戏是任溶溶从事儿童文学之外诸多爱好之一。上海、广州的文化土壤培育了这位资深戏迷,甚至,剧本创作是他的文学“初恋”,只是一场大火吞噬了手稿……老人心中,始终藏着一个“戏剧梦”。

1 “游乐场”边的小过客虹口区闵行路上,建于1920年的“新康里”属于典型的海派老式石库门住宅。南北向的峨眉路,那时叫密勒路,密勒路西面是西新康里,沿街联排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中,有任溶溶出生并生活过五年的家。我多年前曾到西新康里探访,走进弄堂,十几栋清水红砖外墙的石库门,散发着厚重的沧桑感。原本通往三角地菜场的主弄道北出口被封死了,菜场也被一幢玻璃幕墙外立面的几十层高楼所取代。三角地与五角场、大自鸣钟、提篮桥、大世界、十六铺、八仙桥、徐家汇、曹家渡等地名,都是百年上海的经典地标。菜场三楼摊上的皱纱馄饨,是任溶溶难忘的美食。三角地一带,遍布华商和外籍侨民经营的绸布、服装、五金、医药、油粮、烟糖、食品、日用杂品和饮食等商店,五花八门。任家附近当时有片空地,就像临时游乐场,耍猴的,打拳卖狗皮膏药的,实在热闹。而任溶溶对木偶戏、连环画尤其青睐,看戏、看书的爱好从此没变。六岁那年,任溶溶随父母回到了广东,他与上海一别十年。父老乡亲对广东戏情有独钟,年幼的任溶溶对家乡戏的内容大多不感兴趣,只因陪大人们观看次数多了,他也学会了哼唱几句。家乡的新式教育,为任溶溶打下了国文、国语的坚实基础。在老师的点拨下,他与同学们排演过小品。任溶溶穿上睡袍,裹上头巾,扮演一个助老扶弱的犹太人。小学毕业时要开联欢会,任溶溶与几个同学自编自导自演。他根据电影滑稽短片,编了一出《理发店》,并上台出演顾客。夸张的大剪刀道具、幽默的情节,演员笑得演不下去,观众乐得人仰马翻。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291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