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 >

飞行30多年,第一次全程穿着防护服开飞机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严嘉豪 汪鹏翀 蔡黄浩

5月21日,上海浦东机场货机坪,金鹏航空Y87475航班即将飞往洛杉矶,55吨的口罩和防护服正在装运。

这架747全货机的机长是59岁的王声宇,他已经快4个月没有回家了。30多年的飞行生涯,今年是最特别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和整个机队成为了全世界最忙碌的人群。

截至5月22日,王声宇和他所在的金鹏航空涉救灾物资运输总计1131.6469吨,其中90%都是国际件。

飞行30多年,第一次全程穿着防护服开飞机

飞行30多年,第一次全程穿防护服开飞机

王声宇是中国台湾人,家人生活在加拿大。如果不是疫情,这个春节王声宇可能会在加拿大和家人团聚。

但在1月底,他就接到了要执飞救灾包机的指示,作为备份飞行员,同时也是公司747机队的机型总师,王声宇必须留在上海随时待命。

2月3日下午4点,王声宇接到了执飞上海至武汉航班,运送口罩、防护服等20吨医疗物资的指令。这也是1月23日武汉“封城”后,金鹏航空首架飞往武汉的航班。

接到任务后,王声宇拨通了家人电话,“为什么要你去?难道没有别人可以去了吗?”或许是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电话那头的家人急了。

“你说心里面会不担心?那是骗人的”,王声宇当时的解释是第一他是当天的备份,第二他是机型总师,“我必须要去,今天如果连我自己都怕了,到了后面更没有人敢去了。这就是我的工作。”如今回忆起来,王声宇的话语依旧决绝。

飞行30多年,第一次全程穿着防护服开飞机

当天的航班原定晚上9点起飞,来到机场后,王声宇和机组首先就要面对一个问题——没有防护服。

按要求,当时飞往武汉的航班飞行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手套。但由于疫情初期物资紧缺,手头并没有防护服资源。

“当时情况很紧急,我就报告说没关系,没有防护服我们也去飞,第一时间把物资送过去,物资不能等啊!”当时王声宇所运送的医疗物资是从国外采购而来,由于外航飞行员不愿飞往武汉,才交由王声宇所在的金鹏航空进行转运。

由于航班延误,飞机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四点才起飞。而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由公司紧急协调来的防护服也被送到了王声宇和机组手中。

做飞行员这么久,王声宇第一次全程穿着防护服开飞机。王声宇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闷,“气根本不通,雾气很重。眼前的镜片时不时会花。”为了保证顺利飞行,王声宇不得不偶尔取下护目镜散去雾气,“而且在高空本身就缺氧,戴着口罩更缺氧。”

飞行30多年,第一次全程穿着防护服开飞机

驾驶飞机需要手脚并用, “飞机的舵要用脚去踩,穿着防护服脚容易滑,整个操作上会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凭借着娴熟的飞行技术,和各地塔台“一路绿灯”的给力引导,王声宇的航班当天花了不到两小时就飞抵了武汉。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shehui/204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8069218786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