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恒星形成如何随宇宙时间演变的天文学家发现
研究恒星形成如何随宇宙时间演变的天文学家发现,静止星系(没有产生很多新恒星的星系)经常有活跃的星系核。这些活动星系核将物质附着在热的环核圆盘上,所产生的能量以辐射爆发的形式释放,或者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射流形式释放。天文学家怀疑这些爆发驱动气体外流超过数千光年,在一种称为猝灭的过程中破坏和分散潜在的恒星形成物质。
此外,猝灭机制是一种自限机制,因为色散最终抑制了气体对黑洞本身的吸积。然而,还有其他提出的猝灭机制:恒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超新星可能是原因(或者至少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就像强大的恒星风一样。因此,验证这些不同的可能是星系研究的一个关键目标。CFA天文学家Bryan Terrazas、Rainer Weinberger和Lars Hernquist及其同事使用名为IllustrisTNG的大规模流体动力学模拟来追踪星系及其黑洞的演化。
特别是研究黑洞反馈和恒星形成抑制之间的相关性,尽管天文学家对黑洞吸积的细节仍然只有粗略了解,但该模型能让科学家改变模拟的许多输入参数,以测试一系列替代方案。天文学家发现,当黑洞吸积风中的能量,大于气体中的引力能时,局部宇宙中恒星质量超过1.6亿个亿的星系,确实会倾向于熄灭恒星的产生,而且当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超过大约100个太阳质量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其研究发现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keji/6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