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冠状病毒新冠疫情影响供给端,疫情下维生素品种涨价:维生素作为大宗原料药,下游需求基本稳定,价格波动主要由供给端变化引起。受新冠疫情影响,近期许多维生素品种的市场行情飙升,VB1、生物素、VK3、ve、烟酰胺、VD3、VA等涨幅居前。2020年3月5日,报价为每公斤325元、325元、92.5元、65元、53元、107.5元和330元,分别比上年(2020年1月20日)上涨106%、86%、59%、34%、18%、16%和7%。从报价趋势来看,价格仍处于快速上涨阶段,涉及的品种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应该指出的是,各种维生素的基本成分各不相同,为预防冠状病毒新冠疫情导致的价格持续上涨仍需观察,但非洲猪瘟疫情的稳定将为中长期价格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
抗生素供需两端受影响,寡头垄断格局的中间体品种有涨价趋势:新冠疫情或对抗生素供给两端产生影响。抗生素作为新冠病毒防治指南推荐用药,预计用量会有一定程度提升。另外,我们认为疫情对抗生素品种更显著的影响同样是在供给端,复工延迟导致供给偏紧,使得部分抗生素品种有涨价趋势。尤其是呈寡头垄断格局的中间体品种,一方面寡头垄断格局在疫情考验下供给端压力更大,另一方面中间体品种较原料药用量更大,供给更为集中。以6-APA为例,近期联邦制药、科伦药业(23.120, -0.50, -2.12%)、威奇达均将6-APA出厂报价提升至180元/千克,较此前的145元/千克提升约24.14%。其它呈寡头垄断格局的抗生素中间体品种均有一定程度涨价空间,同样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疫情造成的复工延迟对制药行业有普遍影响。维生素和抗生素的启示是,寡头垄断结构的大宗药品品种均有一定的涨价空间,建议积极关注。从维生素产业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新城(27.560,0.17,0.62%)、浙江医药(17.200,0.18,1.06%)、金达威(20.900,-0.59,-2.75%)、兄弟科技(6.470,0.40,6.59%)、盛大生物(45.880,-1.02,-2.17%)等。从抗生素产业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联邦制药、科伦制药、现代制药(9.610,-0.06,-0.62%)、福祥股份(26.850,-0.54,-1.97%)等。
风险提示:1)中国新皇冠流行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价格上涨的诱因是新皇冠流行病。如果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遏制,相关企业能够顺利恢复工作和生产,价格上涨将是短暂的,难以在业绩中得到体现。2)运输风险:国内外疫情发展对产品运输影响较大,相关企业面临运输限制风险;3)复工复产风险:如果疫情在企业蔓延,将对复工复产产生较大影响,难以享受到有利的提价。
01
维生素供给端受疫情影响,多个品种价格上涨
新冠疫情导致供给收缩,引起维生素价格波动。维生素作为大宗原料药,下游需求基本稳定,价格波动基本上是由供给端变化引起,如主要生产商停产或新增产能投放。而本次维生素品种大面积提价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大多数维生素品种产能集中在国内,占比基本在70%以上,而客户则集中在国外。新冠疫情导致国内维生素生产厂家复工推迟,生产、运输等环节受影响,但下游需求稳定,供需不平衡导致维生素价格上涨。
多个维生素品种涨价。根据博亚和讯数据,近期多个维生素品种市场报价大涨,其中VB1、生物素、VK3、VE、烟酰胺、VD3、VA等涨幅居前,2020年3月5日报价分别为325元、325元、92.5元、65元、53元、107.5元、330元每千克,较年前(2020年1月20日)分别上涨了106%、86%、59%、34%、18%、16%、7%。从报价趋势来看,价格仍处于快速上涨阶段,涉及品种可能进一步增加。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疫情带来的涨价现象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各品种基本面有所不同。如VE,位于湖北的能特科技短期内复产困难较大,且主要原材料间甲酚产量受限(朗盛间甲酚生产遇阻),则其涨价周期可能维持较长时间。而其它单纯受疫情影响涨价的品种,随着疫情控制,产能恢复,价格将逐步回落。
饲料是维生素的主要需求领域,饲料占很大比例。根据工业信息网的数据,维生素的主要应用领域是饲料添加剂、医药、化妆品、食品和饮料,其中饲料添加剂占48%。除VC、VB12、VB1等品种外,大部分维生素在饲料领域的使用量都在60%以上。然而,猪饲料在饲料总消耗量中的比例高达42%。
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内稳定为中长期维生素价格提供了支撑。受猪瘟影响,2019年中国市场上的猪数量为5.44亿头,同比下降21.57%,导致猪饲料中维生素需求下降。随着相关措施的实施,目前非洲猪瘟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仅有零星分布。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真海表示,2019年中国爆发了63起非洲猪瘟,其中12起发生在2019年3月5日,而截至2020年3月5日仅发生1起,大大降低了疫情强度。我们相信,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稳定,猪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将逐步恢复,为中长期维生素价格提供支撑。
02
供需两端影响下,部分抗生素中间体涨价
新冠疫情或对抗生素供给两端产生影响。抗生素作为新冠病毒防治指南推荐用药,预计用量会有一定程度提升。另外,我们认为疫情对抗生素品种更显著的影响同样是在供给端,复工延迟导致供给偏紧,使得部分抗生素品种有涨价趋势。尤其是呈寡头垄断格局的中间体品种,一方面寡头垄断格局在疫情考验下供给端压力更大,另一方面中间体品种较原料药用量更大。以6-APA为例,近期联邦制药、科伦药业、威奇达均将6-APA出厂报价提升至180元/千克,较此前的145元/千克提升约24.14%,145元/千克的价格已经接近历史低价。
6-APA是典型的寡头垄断。目前,6-APA的全球产能约为4万吨,其中中化帝斯曼和长生制药主要依靠国内需求,基本不对外销售。事实上,6-APA的产能由联邦制药、威奇托和科伦制药组成,这是一种典型的寡头竞争模式。此前,包括石爻、哈药和鲁抗在内的公司也是6-APA的供应商。然而,随着环境保护变得更加严格,供应方生产能力继续集中。

寡头垄断模式的其他中间品种也值得关注。除6-APA外,其他寡头垄断的中间品种也有涨价空间。例如,4-AA,目前市场上有三大供应商:福祥证券、向海医药(6.950,-0.09,-1.28%)、九洲医药(20.750,-0.12,-0.57%),它们也是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槟榔屿下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呼吸系。在这种流行情况下,预计剂量将大大增加。2月这一流行病造成的工作延期对制药业产生了普遍影响。维生素和抗生素领域的启示是,寡头垄断结构的大宗药品品种均存在一定的涨价空间,建议积极关注。从维生素产业的角度,建议关注新城、浙江医药、金达威、兄弟科技、盛大生物等。从抗生素产业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联邦制药、科伦制药、现代制药、财富控股等。
03投资建议
为预防冠状病毒本次疫情导致的推迟复工对医药行业有普遍性的影响,从维生素和抗生素这两个领域得到的启示是:具有寡头垄断格局的原料药品种均有一定的涨价空间,建议积极关注。从维生素行业看,我们建议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金达威、兄弟科技、圣达生物等;从抗生素行业看,建议关注联邦制药、科伦药业、现代制药、富祥股份等。
04风险提示:
1中国新冠疫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价格上涨的诱因是新皇冠流行病。如果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遏制,相关企业能够顺利恢复工作和生产,价格上涨将是短暂的,难以在业绩中得到体现。
2运输风险:国内外疫情发展对产品运输影响较大,相关企业面临运输限制风险;
3疫情在企业内传播的风险:如果疫情在企业内传播,将对工作和生产的恢复产生较大影响,难以享受到有利的价格上涨。
新冠疫情影响供给端,维生素多个品种涨价:维生素作为大宗原料药,下游需求基本稳定,价格波动主要由供给端变化引起。受新冠疫情影响,近期许多维生素品种的市场行情飙升,VB1、生物素、VK3、ve、烟酰胺、VD3、VA等涨幅居前。2020年3月5日,报价为每公斤325元、325元、92.5元、65元、53元、107.5元和330元,分别比上年(2020年1月20日)上涨106%、86%、59%、34%、18%、16%和7%。从报价趋势来看,价格仍处于快速上涨阶段,涉及的品种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应该指出的是,各种维生素的基本成分各不相同,新冠疫情导致的价格持续上涨仍需观察,但非洲猪瘟疫情的稳定将为中长期价格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撑。 抗生素供需两端受影响,寡头垄断格局的中间体品种有涨价趋势:新冠疫情或对抗生素供给两端产生影响。抗生素作为新冠病毒防治指南推荐用药,预计用量会有一定程度提升。另外,我们认为疫情对抗生素品种更显著的影响同样是在供给端,复工延迟导致供给偏紧,使得部分抗生素品种有涨价趋势。尤其是呈寡头垄断格局的中间体品种,一方面寡头垄断格局在疫情考验下供给端压力更大,另一方面中间体品种较原料药用量更大,供给更为集中。以6-APA为例,近期联邦制药、科伦药业(23.120, -0.50, -2.12%)、威奇达均将6-APA出厂报价提升至180元/千克,较此前的145元/千克提升约24.14%。其它呈寡头垄断格局的抗生素中间体品种均有一定程度涨价空间,同样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疫情造成的复工延迟对制药行业有普遍影响。维生素和抗生素的启示是,寡头垄断结构的大宗药品品种均有一定的涨价空间,建议积极关注。从维生素产业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新城(27.560,0.17,0.62%)、浙江医药(17.200,0.18,1.06%)、金达威(20.900,-0.59,-2.75%)、兄弟科技(6.470,0.40,6.59%)、盛大生物(45.880,-1.02,-2.17%)等。从抗生素产业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联邦制药、科伦制药、现代制药(9.610,-0.06,-0.62%)、福祥股份(26.850,-0.54,-1.97%)等。 风险提示:1)中国新皇冠流行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价格上涨的诱因是新皇冠流行病。如果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遏制,相关企业能够顺利恢复工作和生产,价格上涨将是短暂的,难以在业绩中得到体现。2)运输风险:国内外疫情发展对产品运输影响较大,相关企业面临运输限制风险;3)复工复产风险:如果疫情在企业蔓延,将对复工复产产生较大影响,难以享受到有利的提价。 01 维生素供给端受疫情影响,多个品种价格上涨 新冠疫情导致供给收缩,引起维生素价格波动。维生素作为大宗原料药,下游需求基本稳定,价格波动基本上是由供给端变化引起,如主要生产商停产或新增产能投放。而本次维生素品种大面积提价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大多数维生素品种产能集中在国内,占比基本在70%以上,而客户则集中在国外。新冠疫情导致国内维生素生产厂家复工推迟,生产、运输等环节受影响,但下游需求稳定,供需不平衡导致维生素价格上涨。 多个维生素品种涨价。根据博亚和讯数据,近期多个维生素品种市场报价大涨,其中VB1、生物素、VK3、VE、烟酰胺、VD3、VA等涨幅居前,2020年3月5日报价分别为325元、325元、92.5元、65元、53元、107.5元、330元每千克,较年前(2020年1月20日)分别上涨了106%、86%、59%、34%、18%、16%、7%。从报价趋势来看,价格仍处于快速上涨阶段,涉及品种可能进一步增加。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疫情带来的涨价现象可持续性有待观察,各品种基本面有所不同。如VE,位于湖北的能特科技短期内复产困难较大,且主要原材料间甲酚产量受限(朗盛间甲酚生产遇阻),则其涨价周期可能维持较长时间。而其它单纯受疫情影响涨价的品种,随着疫情控制,产能恢复,价格将逐步回落。 多个维生素品种涨价 受疫情影响股市多个维生素品种涨价 饲料是维生素的主要需求领域,饲料占很大比例。根据工业信息网的数据,维生素的主要应用领域是饲料添加剂、医药、化妆品、食品和饮料,其中饲料添加剂占48%。除VC、VB12、VB1等品种外,大部分维生素在饲料领域的使用量都在60%以上。然而,猪饲料在饲料总消耗量中的比例高达42%。 饲料是维生素的主要需求领域,饲料占很大比例非洲猪瘟疫情的国内稳定为中长期维生素价格提供了支撑。受猪瘟影响,2019年中国市场上的猪数量为5.44亿头,同比下降21.57%,导致猪饲料中维生素需求下降。随着相关措施的实施,目前非洲猪瘟在我国已基本得到控制,仅有零星分布。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真海表示,2019年中国爆发了63起非洲猪瘟,其中12起发生在2019年3月5日,而截至2020年3月5日仅发生1起,大大降低了疫情强度。我们相信,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稳定,猪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将逐步恢复,为中长期维生素价格提供支撑。 02 供需两端影响下,部分抗生素中间体涨价 我国出猪栏量及增速情况 新冠疫情或对抗生素供给两端产生影响。抗生素作为新冠病毒防治指南推荐用药,预计用量会有一定程度提升。另外,我们认为疫情对抗生素品种更显著的影响同样是在供给端,复工延迟导致供给偏紧,使得部分抗生素品种有涨价趋势。尤其是呈寡头垄断格局的中间体品种,一方面寡头垄断格局在疫情考验下供给端压力更大,另一方面中间体品种较原料药用量更大。以6-APA为例,近期联邦制药、科伦药业、威奇达均将6-APA出厂报价提升至180元/千克,较此前的145元/千克提升约24.14%,145元/千克的价格已经接近历史低价。 6-APA是典型的寡头垄断。目前,6-APA的全球产能约为4万吨,其中中化帝斯曼和长生制药主要依靠国内需求,基本不对外销售。事实上,6-APA的产能由联邦制药、威奇托和科伦制药组成,这是一种典型的寡头竞争模式。此前,包括石爻、哈药和鲁抗在内的公司也是6-APA的供应商。然而,随着环境保护变得更加严格,供应方生产能力继续集中。 6-APA出现寡头垄断的局面 寡头垄断模式的其他中间品种也值得关注。除6-APA外,其他寡头垄断的中间品种也有涨价空间。例如,4-AA,目前市场上有三大供应商:福祥证券、向海医药(6.950,-0.09,-1.28%)、九洲医药(20.750,-0.12,-0.57%),它们也是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槟榔屿下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呼吸系。在这种流行情况下,预计剂量将大大增加。2月这一流行病造成的工作延期对制药业产生了普遍影响。维生素和抗生素领域的启示是,寡头垄断结构的大宗药品品种均存在一定的涨价空间,建议积极关注。从维生素产业的角度,建议关注新城、浙江医药、金达威、兄弟科技、盛大生物等。从抗生素产业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联邦制药、科伦制药、现代制药、财富控股等。 03投资建议 本次疫情导致的推迟复工对医药行业有普遍性的影响,从维生素和抗生素这两个领域得到的启示是:具有寡头垄断格局的原料药品种均有一定的涨价空间,建议积极关注。从维生素行业看,我们建议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金达威、兄弟科技、圣达生物等;从抗生素行业看,建议关注联邦制药、科伦药业、现代制药、富祥股份等。 04风险提示: 1中国新冠疫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价格上涨的诱因是新皇冠流行病。如果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遏制,相关企业能够顺利恢复工作和生产,价格上涨将是短暂的,难以在业绩中得到体现。 2运输风险:国内外疫情发展对产品运输影响较大,相关企业面临运输限制风险; 3疫情在企业内传播的风险:如果疫情在企业内传播,将对工作和生产的恢复产生较大影响,难以享受到有利的价格上涨
本文由搜财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搜财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QQ 841991949,并注明出处:https://www.ncrw.com.cn/news/caijing/972.html